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登录查找

以史为鉴 尚美求真——营建传统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行动指引和灵感源泉
2021-09-29 22:33:32    作者:周勇

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对与城乡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规划设计行业来说,理应责无旁贷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低碳节能技术实践。8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着重指出了地方出现的继续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以及随意拆除老建筑、搬迁居民、砍伐老树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城市从增量为先到增量和存量并重的发展模式变革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将《意见》《通知》结合起来看,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下半场,城市更新势必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主战场,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是每一位业内人士应该思考、回答的关键问题。

自2015年,三亚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实践工作,相继主持了15个城市的33个城市更新落地项目,其中相当比例位于老城区的历史地段、历史保护街区。就笔者个人的体会而言,回溯我国城市的演进历程,无一例外,营建传统一直是城市发展建设的行为准则和灵感源泉,人类正是凭借这些最为实用的经验、最为朴素的智慧,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教训,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取得了可效仿、可叠加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城市既有的建成环境,特别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地段开展城市更新工作,脱离传统盲目创新,忽视现状寻找题解,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难以服众。城市更新要多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营建传统中找答案,塑造适用、经济、美观、绿色的现代建筑和人居环境。

城市更新,要从具体城市的营建传统中找寻行动指引、设计的灵感源泉。《通知》中强调“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分别从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以下从建筑形式、城市格局、特色风貌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建筑形式——

形式是建筑的表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审美取向。建筑师作为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形式语言的表达,更要了解种种形式背后的逻辑,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营建传统,则是建筑师最应学习、理解和运用的专业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特色分明,考察各地传统民居,一个重要空间原型就是敞心——合院体系,从北京的四合院,到江浙的名堂,再到川藏的院坝,大多遵循了清晰的营建逻辑,对外闭实抵御兵匪侵扰,对内通透侍服家居日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内院外,檐廊和通廊是承载家庭生活的重要空间,同时也是适应地域气候特点的交通系统: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檐廊下活动交流,免受日晒雨淋之苦,经济又实用;也可穿过连廊,在合院建筑群中随意穿行,体现规模宏大的各院落之间联系的高效与便捷。可以说,这是先辈千百年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积极实践的经典范式之一。同样经典的例子还有骑楼,常见于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笔者曾重点关注过三亚崖州古城的传统骑楼建筑,民国时期的三亚港骑楼林立、商铺栉比,曾享有“小香港”的美誉;如今,骑楼已经成为三亚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鲜活载体。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影像和图纸资料,发现与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新加坡等地区的骑楼建筑相比,崖州古城的传统骑楼建筑具有独特之处:一是体量较小、尺度宜人、装饰简洁、重点突出,这与当年返回故土的侨民的财力密切相关;二是中部腰身融合西洋风格与海南本土元素,形成了复合多元的装饰风格,体现了浓郁的琼风琼韵,这是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建筑上的融合;三是顶部女儿墙多做镂空或开洞处理,装饰细节突出,有效减少风压,适应当地台风气候。笔者认为,骑楼建筑的精髓在于其首层临街的檐廊空间,遮阳又通风,因而成为市井生活的鲜活舞台:人们可以经营生计、逛街购物、驻足聊天,城市中最为精妙、最接地气的一幕幕场景剧在这里起承转合、潮起潮落,而这一切,完全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这是典型的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营建传统中这些经典形式,背后都有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严谨的功能逻辑,城市更新工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形式问题,简单、拙劣的模仿实不可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后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应该成为每一位建筑师努力的目标。

城市格局——

格局是城市的骨架,古人强调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营建思想,强调对于自然要保持尊重和谦恭的态度,形成了每座城市独有的格局特征。近期一段时间多地洪涝灾害频发,不禁让人重新审视古人营城中的理水智慧与经验。《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考察和利用,大多将山形水势作为风水格局的重要参照,经过几千年来不断的积累发展,形成了一套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于一体的堪舆风水理论体系。此外,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构建善于因形就势,利用自然山水构建安全防御体系,比如逐水建城,通江达海,坐享漕运之便。苏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史料记载,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从无锡的阖闾古城率领人马,不辞辛劳来到吴中之地,“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姑苏古城。古城选址于要害之处,通川之道——长江下游南岸,南临太湖,水运条件极佳,东南水乡物资交流集散地,北方腹地转运站,东顺流而下可与日本、南洋相通。反观现代城市化大潮中某些新城的选址和建设,往往置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于不顾,随意削山开路、填海造岛,忽视甚至无视凶险的地震断裂带、重要的行洪廊道等大自然给人类画下的生态警戒线,从而导致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城市更新应该尊重、学习、发扬我国优秀的营建传统,从中搜集典型案例、总结民间智慧、汲取专业营养。绿色低碳城市不可动辄高精尖、高投资、高能耗,也不应是枯燥冰冷的指标体系。城市合理的山水格局,造就了四季合宜、风调雨顺、百姓安康,才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

特色风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在解读其参与编制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时,清晰地阐述了城市风貌的特殊内涵:“城市风貌,表达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是城市的‘面孔’和‘气质’。”笔者认为,当下屡见不鲜的千城一面、特色不显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和文化方向的迷失。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中华儿女也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打击,经历了自满自足到失落回归的漫长曲折过程。经过改革开放40来年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民开始在文化上觉悟和觉醒。然而,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并强势占领文化舞台,西方文化逐步成为项目决策、建筑创作中的主流思潮。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拿来主义”虽迎合了城镇化大潮的建造速度与数量,但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文化危机,民族性、地方性逐渐显得曲高和寡,从而产生跨文化对话中的“失语”现象。笔者的博士生导师谈及中、德城市在风貌特色方面的差异时曾说:“每次坐飞机回德国,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空中辨认出德国的每一座城市,我想是因为那些蜿蜒流淌的河流、疏密有致的城镇、高耸入云的钟塔、红色坡屋顶……而在中国,我无法确切地辨认出一座城市,哪怕是在教科书中反复出现的历史名城。”风貌特色并不是刻意打造或强行嫁接的,由里及表的文化认同是根基、是关键。因此,城市更新要多从具体城市自身特有的营建传统中找灵感、寻答案,城外的一山一水、城内的街巷市集,都有大美存焉,需要我们张开眼睛、开阔胸怀,创建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重拾文化认同,重塑文化自信。

绿色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美丽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而城市更新则是重要的实践途径,做好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充分尊重、继承、发扬优秀的营建传统。可以说,营建传统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行动指引和灵感源泉。

ImageFetcher (7).jpg

•周勇

工学博士,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系城市设计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主持并参与过近百项规划设计项目,包括北京市崇雍大街环境整治提升、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解放路示范段、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和塔宜居示范区、玉树县结古镇(市)灾后重建规划及实施、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中心、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纪念馆等。曾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