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登录查找

常青院士谈《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
2022-02-25 16:48:11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赵君利

640.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日前在线上参加《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专家座谈会,评价这部纪录片是一部选题好、创意好、制作好、效果好、科普好的“五好”作品。围绕《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后续拍摄工作,常青谈了三点体会和建议:

首先,中国历代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可分为官式古典建筑和民间风土建筑两大类。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城乡的风土建筑,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的地域类型异常丰富,对其认知、保护、传承和活化不易,将之转化、创新为新风土建筑更难。为此,常青团队10多年来持续在做一项系统的研究工作,就是将背景参照系从行政管辖区划变为语缘民系区划,通过形态、工艺、材料和习俗等要素的比较研究,确定风土建筑的谱系分类、匠作中心及影响范围。一般而言,传统社会的“语缘”仅次于血缘,是中华民族各个民系及地缘文化认同和多样性的根基和纽带。故在语缘民系的官话区和方言区中,原生或次生的风土建筑谱系仍有不同程度的存留,也可称之为“匠系”。如北方、西南、江淮官话区和晋语方言区的匠系,湘语、赣语、徽语、吴语的江南方言区匠系,闽语、粤语、客家语的华南方言区匠系,以及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等阿尔泰语系-语族区的匠系和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汉藏语系-语族区的匠系。以这些谱系或匠系的梳理和研究为基础,可以系统发掘和凝炼出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精华。其次,常青表示,地域风土建筑智慧是简拙、朴直和日常的经验和习俗的结晶。其文化属性的部分,如形式和功能,除了落实保护和活化外,还要在新风土建筑的创作实践中,找到转化和创新的途径。而对其合于自然属性的部分,诸如因应环境的选址、因地制宜的布局、被动式的利用资源和契合材料、结构特性的柔性构法等,则需花大力气探索对其进行提炼、传承和再生的方式。最后,常青认为,地域风土建筑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关于如何建造和使用房子的文化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身份的认同基础,将其发掘、整理出来,已经时乎不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经过长期的倡导和积累,促成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等风土聚落及其建筑的系统性保护和活化,也为这个大型系列纪录片的后续拍摄提供了充裕的备选案例,建议对之再进行细致的分类精选,按照风土建筑的地域谱系进行补充完善。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