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登录查找

创新建筑前区协同管控 推动城市街区高质量发展
2022-03-14 14:08:00    作者:张跃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座城市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让这座城市的居民生活得有尊严,工作得开心,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2年1月20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长沙全面建设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着力推进“五区”,即城区、园区、片区、县区、社区(村)建设,加速城市功能优化、品质蝶变、能级跃升。精致精美城区是立体的、多元的,而街道作为重要的市民出行和活动空间,具有功能复合、活动舒适、空间宜人和视觉丰富的功能特征,是体现精致精美城区的重要载体。由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推进精美街道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聚焦三个关键,强化精美街道载体功能

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精美街道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街道是由城市道路、建筑前区(道路红线与建筑边线之间的公共空间)、街道界面(建筑立面集合而成的竖向界面)构成的U形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精美街道首先应聚焦三个关键:

一是着力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地落实。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或出行率大幅攀升,车行道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而人行道越来越窄,甚至被占用,步行过街变成“跑步过街”,箱体杆件“路中挡道”屡见不鲜,在街道慢行体验上,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安全隐患和诸多不便。因此,在精美街道规划建设管理中,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以车为本”的惯性思维,围绕“人”来做文章。二是着力街道空间布局的整体统筹。目前街道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城市道路与两厢开发用地以规划红线隔离,未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导致城市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在建筑风貌、建筑色彩、铺装形式、景观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既浪费城市空间资源又影响城市形象。注重建筑前区的协同管控,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措施。三是着力街道建设管理的联动协同。由于城市道路、建筑前区、街道界面及道路公共附属设施(管线箱体杆件等)的建设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和权属单位,导致多头管理、权责不明,重复建设、反复开挖等现象频发。要打造精美街道,必须在机制体制方面想办法、求突破,推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高度融合,形成合力。

街道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人”的关注不够,街道的粗放型建设管理与市民对街道人性化、精细化需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表现在高大气派的建筑和宽阔忙碌的道路,更在于人性化、有温度的街道。街道既可以在白天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也能够以“夜经济”的形式“点亮”城市的慢行空间。理想状态和终极目的应该是:在这里,市民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街道生活的参与者、城市活力的创造者。

微信截图_20220311194556.png

金星大道积极践行街道空间一体化建设理念

注重三个协同,强化精美街道推动合力

精美街道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和“一体化”的总目标、总要求,实现从“城市道路”到“市民街道”的转变,统筹好机动车通行、慢行优先、步行有道、骑行顺畅、过街安全无障碍;实现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的转变,统筹道路红线、建筑前区和街道界面的协同设计、协同建设和协同管理,实现道路的功能复合、活动舒适、空间宜人和全龄友好。

——协同设计,完善“一体化”设计管控要求。规划阶段,自然资源规划部门通过开展城市总体、重点片区、重点区域、重要街区等城市设计,特别是要更多的关注人对街道的视觉空间感受和心理感受,通过协调不同道路功能下街道宽度(D)与建筑界面高度(H)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营造不同街道场景下的生活尺度与氛围。通常来说D/H=1~3是比较理想的街道断面构成比值,比如,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如采用D/H>3(60米宽的主干道,两厢建筑只能建20米以下),城市区实现难度较大,建议采用D/H=2~3,或者城市快速路采用D/H>3,主干路采用D/H=2~3,以营造空间上的宽阔感;城市次干路建议采用D/H=1~2,给人以舒展、均衡的感觉;城市次干路等级以下街道建议采用D/H小于1,街道尺度比较亲切宜人。加快修订建筑色彩、户外广告等专项规划、规定,为精美街道建设和管理提供规划指引,从土地招拍挂阶段就对街道实施管控,将精美街道协同设计的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明确。设计阶段,道路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精美街道标准,开展城市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的协同设计,并根据两厢开发程度对街道整体风貌、设计风格和色彩、绿化景观、夜景亮化、步行空间、铺装及附属设施设置等方面提出管控要求。

微信截图_20220314105135.png

青竹湖统征储备土地道路配套设施项目开展街道协同设计  

——协同建设,推动“共建式”城市建设模式。道路两厢建筑产权单位和附属设施产权单位必须按照精美街道协同设计提出的管控要求做好同步建设或预留,道路建设单位及两厢建筑产权单位做好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协调配合工作,并接受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

——协同监管,加强“靶向式”精准制度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执法部门建立批前联合审查、批后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其中,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应加强对土地招拍挂的事中、事后监管,在规划审批阶段督促土地摘牌单位履行土地出让(划拨)条件及协同设计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设计审批阶段,重点对城市街道协同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审查,并将“精美街道”协同设计和管控要求书面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建立健全建筑前区、街道界面与城市道路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对擅自占用或更改规划总平面图及使用功能的违规查处力度。

微信截图_20220311194628.png

芙蓉南路提质改造实践精美街道的协同管理

构筑三个保障,强化精美街区建设机制

近年来,围绕“三协同”的精美街道建设路径,长沙市从政策、标准、项目示范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长沙经验。

——政策规范是推进精美街道建设的制度保障。精美街道是政府在城区建设管理理念和模式上的改革和突破,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稳步推进。为此,2021年4月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美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这是国内城市首次提出城市街道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文件。该通知还着重就精美街道的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统筹实施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作共建模式提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如要求道路公共附属设施纳入土地招拍挂条件、街道协同设计文件纳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部门对建筑前区规划设计和城市管理的刚性要求等。应该说,该文件的出台为长沙市推进精美街道、精美城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标准完善是推进精美街道建设的技术保障。长沙市从推动精美街道建设之初,就一直强调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并将其纳入“精美长沙”建设的标准体系。为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按照“协同设计”的总体要求开展了《长沙市“精美街道”-城市道路与建筑前区协同设计管控要求》的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该研究聚焦街道现状问题,就场地空间布局、退让空间、街道界面、附属设施、城市家具、景观等细节问题提出协同设计管控要求。该研究成果为长沙市持续推进精美街道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引和支撑。

微信截图_20220311194641.png

远大路拓改工程贯彻精美街道的标准体系

——示范引领是推进精美街道建设的实施保障。精美街道的建设需要突破传统道路红线的制约,涉及管理部门、产权单位多,工程量大,需要先行试点进行探索和尝试,打造一批“精美街道”示范项目,为全面推动精美城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这方面,长沙市目前已开展了一些尝试和突破。比如在青竹湖统征储备土地的招拍挂中,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求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美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及道路公共附属设施的规划设置要求纳入土地招拍挂条件中,这也是全国的首例。在远大路拓改工程设计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求设计单位编制道路与建筑前区的协同设计篇章,重点对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的公共空间风貌管控、建筑前区管控、无障碍空间管控、附属设施管控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书面函告自然资源和规划和城管执法等部门,从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健全和完善了精美街道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老城区的城市道路提质改造中,我们将道路的建设与两厢重要的建筑前区节点统筹设计、统筹实施,以恢复和提升街道功能品质,比如道吾山西路提质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浏阳市人民医院建筑前区空间延续,通过优化出入口交通,建设智慧停车场,设置街角花园,打造林下空间等改造措施,既营造了绿色生态、休闲舒适的景观环境,又为问诊的医院病友提供了释放压力、舒缓心情的活动场所。

微信截图_20220311194658.png

浏阳道吾山西路提质改造推动与建筑前区的统筹实施

劳动西路(韶山路~芙蓉路)提质改造工程结合两厢的雅礼中学、枫树山小学的校门前空间一体化改造,既打通了人行瓶颈,畅行街区,又为接送学生的家长打造了休憩的公共空间。通过这些项目的试点示范和经验总结,为下一步长沙市全面打造精美街道,推动精致精美城区建设提供了实施保障。

(作者系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