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做专做精“小海绵” 做透做强大产业
——专访江苏亚井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启
2022-08-24 21:22:22    作者:杨梦晗

美丽城市,拒绝“看海”。从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到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分别于2015年、2016年开展两批共30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再到2021年、2022年两批次45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的推行,“海绵城市”从概念到落地、从试点到示范、从局部到全域,科学有序推进,海绵城市理念也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普及。

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固然离不开国家战略层面的科学决策,但更需要完整产业链的支撑,这样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历经7年多的探索实践,海绵城市建设产业链尤其是一线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本报记者日前对我国较早进入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江苏亚井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井雨水”)董事长司启进行了独家专访。

一、《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亚井雨水成立于2015年11月,在国内算是较早进入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企业,请谈谈亚井雨水跟海绵城市建设的缘起和进入该业务领域的初衷。

司启:2009年之前,亚井雨水的合伙人主要从事给排水管道相关的产品销售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结识了不少业内专家学者,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客户资源,为其进入海绵城市建设行业打下了人脉基础。2009年年初,几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亚井雨水的前身。刚开始,主要承接虹吸排水、雨水收集工程等绿建项目。当时,国内从事这种类型项目的公司比较少,项目标准要求没有统一,市场前景较为迷茫。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5年国家“水十条”等政策出台。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性,也建立了要将这个领域业务做专、做精、做透、做强的信心。同年,国家开展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这个契机下,亚井雨水正式成立,专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此后与国内外各大高校、市政设计研究院陆续开展并加强项目合作,也逐渐积累了工程施工和售后服务经验。2016年参与海绵型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模块化雨水储水设施技术标准等行业标准的编制;2018年与安徽建筑大学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承建北京世园会国际馆雨水收集项目;2019年主编安徽省海绵型雨水口建设导则,并作为副秘书长单位正式加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0年参与编制安徽省立体绿化导则,同时积极援建南京小汤山医院扩建工程;2021年在安徽全椒县落户建成华东生产基地,为产品质量控制和企业品牌打造提供基本保障,受访央视《中国品牌档案》,与国内知名学者合作成立江苏亚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成功跻身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单位。

亚井雨水不仅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个爱学习的组织,近年来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同行论坛,和国内外海绵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因此对行业现状和前沿方向理解得更加深刻、把握得更加全面、准确。“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种在地里”,这是亚井雨水对新产品和创新的理解,也一直是这么践行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对标“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咨询、区域规划和项目设计、各类应用场景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施工、项目的运营及维护等专业服务,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一份“亚井力量”。

二、《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自2015年、2016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布第一、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到2021年、2022年三部门发布“十四五”第一、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开始由试点向示范、由区域到全域推进,这期间亚井雨水参与了哪些试点、示范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遇到了哪些具体困难?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做法值得业界参考借鉴?

司启: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来,在南京、昆山、无锡、杭州、汕头、马鞍山、漳州、昆明等多个示范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并参与相关项目建设。比如:在南京参与了“南京丁家庄片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两个海绵项目,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海绵校园建设、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装配式雨水收集、智慧型海绵圩区建设等;参与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芜湖、南平、汕头等海绵规划设计、施工与质量、运行与维护的技术导则。

在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过程中,确实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譬如,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前,由于早期城市建设存在管理缺位,不少排水管网、道路等设施很难准确从图纸上获取,必须要对现场进行反复勘察和仔细调研,这项工作耗时长、工作量大,如果勘察调研不到位对工期和成本影响很大;各地存在大量没有海绵功能的雨水口,且各类雨水口的型号和尺寸大小不一,甚至在同一路段都能遇到这种情况,而亚井雨水的产品属于标准件,尺寸与现状雨水口经常不能直接匹配,需要对现状雨水口进行结构改造或对标准件产品尺寸进行逐个调整,这样不仅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也对现场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亚井雨水在长期的建设服务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尽早介入和跟踪对海绵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于是改变原有工作思路,在工程可研和规划设计等阶段提早与相关市政设计单位积极对接,从而解决了上述难题。

三、《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作为国内较早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企业掌舵人,您认为目前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产业链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哪些?针对“十四五”期间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您有哪些意见建议?

司启:所谓产业链,从概念上来说,是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海绵产业链就是以海绵化产品为主线,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及其技术条件保障而形成的产业链。目前,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为要求的海绵产业链主要由雨洪控制及资源利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研发、产品制造、海绵规划设计、人才培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行业组成。其中,雨洪控制及资源利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处于海绵产业链的上游,为有效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持续动能;而产品制造属于实体产业,以管材加工为代表的传统海绵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顺利落地提供支撑点;人才培训、销售及售后服务处于海绵产业链的下游,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长效性提供保障。实体产业永远是产业链存在的纽带和关键,较高的资金投入和较低的回报率是其主要特点,在整个海绵产业链中,如何减少原材料使用、降低生产过程能耗、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当前产业链培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统计,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期间,投资数额巨大,平均投资达每平方公里1~1.5亿元,庞大建设体量导致的资金缺乏将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困难所在。

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国内而言,中央和地方财政压力日渐增大。如何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是一篇非常大的文章。“十四五”期间,可以在传统产业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造,在海绵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产业进行升级与重新布局,在产业升级转型中结合“双碳”目标,主攻低能耗产业,提高各类具体工程施工效能。从设计之初,着重审核海绵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性,杜绝实施为匹配规划设计而不计后期效果的“为海绵而做海绵”的工程项目;以产品质量标准为抓手,严格把控海绵产品质量,杜绝当前行业内存在的一些“打着海绵旗号”的假海绵项目。通过以上方式,减少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同时,需要积极开拓市场,为海绵产业的发展提供多种支持,搭建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平台,促进资金有序流动。坚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为主线的方针政策,积极为海绵产业发展提供多种融资方式和渠道,增加民间资本的有效投入,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产业链培育输入新鲜血液。

四、《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试点先行,样板引领。请谈谈亚井雨水这些年在技术研发和精品项目打造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形成了哪些经验模式。

司启:目前,亚井雨水的海绵产品主要包括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装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屋顶绿化系统、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和智慧海绵监控系统等。其中,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装置的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已经形成独有的企业标准并完成产品鉴定,正在积极组织团体标准申报工作。该技术装置的成功研发与推广应用,解决了城市市政道路、老旧小区和公共广场等雨水口普遍存在的易堵塞、蚊蝇滋生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对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进行了截留处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成效显著,比如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峰园小区,将传统雨水口改造成具备截污净化功能的海绵型雨水口,实现了径流TSS污染消减率(大于50%)目标;在市政道路改造中的应用成效更加突出,比如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水东路和南屏路,对道路上近400个雨水口进行海绵化改造,有效截留了两条道路初期雨水汇入排水管网的污染物,实现初期雨水径流源头净化,解决了因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汇入而导致的管网脏、臭、堵等问题,保障了海绵城市面源污染削减率的建设指标。除了整体应用成效之外,该产品核心单元——内置过滤器还可以单独使用,如南京江心洲道路海绵化改造,在不对道路进行破坏性开挖的前提下,利用核心单元拦截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对已建成通车道路雨水径流污染进行有效净化,提升道路海绵性能。

ImageFetcher (6).jpg2019年4月,安徽建筑大学和亚井雨水联合主办“智慧型截污雨水口研发项目评审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原副司长、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为组长的七人专家组,对项目研发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该产品将在海绵城市建设及黑臭水体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围绕核心产品,亚井雨水在这些年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亚井做法”,包括集功能、景观和安全于一体的校园海绵、基于竖向设计的市政道路韧性排水、实现源头分散净化的面源污染控制、兼顾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以及调蓄与利用并重的装配式雨水收集等。其中,丁家庄保障房项目A1、A10地块海绵城市雨水存储设施成功获得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协会颁发的2020年“禹工杯”海绵城市建设优秀工程建设奖。

五、《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日前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结合城市特点,充分尊重自然,加强城市设施与原有河流、湖泊等生态本底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方式,加大雨水蓄滞与利用,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您认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如期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能发挥哪些具体作用?旨在创新打造高质量海绵城市建设全产业链服务商的亚井雨水对于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哪些谋篇布局?

司启: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内涝顽疾、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季“城中看海”等问题,利用绿色基础设施代替原来的灰色基础设施,改变了传统城市区域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方式和雨洪管理模式,让城市真正实现“在涝时能吸水、在旱时能吐水”。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先后开展了2批次30个城市的试点工作,总体而言,海绵城市试点实施对黑臭水体治理和新型城市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涌现出很多示范工程成果和值得推广借鉴的工作经验。

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首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全面、有效地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工程化、碎片化问题起到纠偏矫正作用,避免海绵城市建设偏重灰色设施,减少建设过程中物料投入,进而降低原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高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净化效果以及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率,这进一步对产品研发和生产、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及运维管养等全过程的高效、绿色和韧性作出了更高要求。灰绿结合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越来越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界和设计咨询机构的认可,必将推动产业界对产品化海绵设施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优化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而降低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碳排放。最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能提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占比,进而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地下空间建设水平,有效增加城市富碳空间,促进碳中和的实现。

技术创新,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作为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城乡面源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亚井雨水主动作为,积极承办城乡面源污染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学者进行技术交流;成立江苏亚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研究院科研平台,学习并吸收转化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对现有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升级更新,减少产品生产时的用料和能耗,降低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排放;围绕行业痛点,突破应用瓶颈,研发接地气的高效低耗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优势,创造更多绿色价值。品牌打造,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亚井雨水坚持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质量检测,对产品生产质量进行把控;在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精简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并发布企业标准,做好产品质量鉴定申报,组织参与各类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编制,紧密联合国内各大市政设计研究院,积极投身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形成品牌效应。队伍建设,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亚井雨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借助研究院平台,对市场部、技术服务部、工程部等公司核心部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努力建立一支熟练掌握产品原理、设计、工程应用及运维全方面技能的队伍;同时,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为客户和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ImageFetcher (7).jpg

•司启

“亚井雨水”系列品牌创始人。2003年步入给排水行业,2009年自主创业,2015年成立安徽亚井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亚井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城乡面源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先后参与了上海、江苏等地方给排水标准的编制,拥有1项发明、3项软件著作权及24项实用新型专利。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