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科技来“穿线” 织密“安全网”——南京提升城市风险管控能力观察
2022-11-08 20:22:55    作者:盛卿

聚焦风险场景、用信息化手段监管城市运行,江苏省南京市成为新城建首批试点城市以来,以城市风险管控为重点,组织开展涉及市民生活安全的燃气、地下管网、井盖和电梯安全设施普查,并对新建设施“同施工、同测量”,强化动态更新,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夯实城市安全“底板”,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响应处置模式,实现城市风险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一套全包:物联网“四件套”保障燃气安全

一根燃气管,一头连着安全,一头系着民生。在南京市江宁区新亭路上的一家餐馆,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四件套”。“‘四件套’让用气安全更有保障,店开得放心,顾客吃得也安心。”餐馆老板赵先生说道。

据了解,今年7月,江宁区为瓶装液化气餐饮商户安装具有物联网功能的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四件套”,包括调压器、软管、切断阀、燃气报警器。调压器具有过流切断的保护功能,金属包覆软管采用耐老化的高分子橡胶材料,具有防鼠咬、承压高、耐高低温、阻燃、耐擦洗、耐洗涤剂等优点。

工作人员表示,当现场液化气泄漏浓度达到固定值时,“四件套”中的燃气报警器就会立即报警,切断阀切断气源,同时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通知商户。

在安装“四件套”的基础上,江宁区还搭建起“智慧燃气”监管平台,通过瓶装液化气充装、储存、配送、使用全过程可溯源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全市液化气企业数据全接入,为用气安全提供多重保障。这个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打造的“智慧燃气”监管平台,还将接入南京市“智慧燃气”监管平台。一旦液化气出现泄漏,不仅用户端能准确监测,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传送至燃气泄漏报警运营监控中心,全天候值守人员会立即联系用户,询问现场情况。如果泄漏数值未恢复正常,监控中心将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前往现场处置。

ImageFetcher (3).jpg南京市“智慧燃气”监管平台

南京市利用智慧平台实时监控燃气安全,加强从供应端到用户端全链条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同时,南京市对餐饮商户进行摸排,对于符合安全用气条件的,加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对于不符合安全用气条件的,由供气企业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用户坚决停气,将消除安全隐患工作关口前移,打造“安全厨房”。

相关负责人说,南京市“智慧燃气”监管平台一期已开发液化气监管功能,采集建立包括49家燃气企业、312座燃气场站、27.6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122万个在用液化气罐等在内的数据信息库。今年,南京市启动建设二期天然气监管平台,已开发完成二期大屏显示效果和工作平台组织架构等内容。

一网监测:“把脉”管道有高招智慧平台让风险可预警

燃气安全事故、暴雨内涝等不断威胁城市安全发展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监管方式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南京市成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小组,聚焦燃气爆炸、城市内涝、地下管线交互风险、道路塌陷等风险场景,研究制定专项方案,推进智慧动态监管,实现城市地下可感知、可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重要场景,南京市依托管廊智慧管理平台,做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总体方案,通过对管廊全生命周期以及管廊实时监测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提升地下管线安全水平。

科技助手、智慧诊断,“最强大脑”使管道安全有了双保险。在南京市南部新城的一处管道检测现场,工作人员正手持一根长长的机器伸入管道进行勘测,通过机器连接的平板电脑观察管道内部画面。

据了解,这是最新投用的“可伸缩式管道潜望镜”,由伸缩杆和潜望镜两部分组成。长方体“机器人脑袋”有两只“眼睛”,具备照明功能;“圆嘴巴”是监控摄像头,“下巴”是测距仪,可以精准测量拍照的距离,主要用于管道内部情况的快速检测、诊断,最远可拍摄80米范围内的景象,通过无线传输和强力照明光源,实现管道内全面监控。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架管道潜望镜类似于医用“内窥镜”,通过拍摄和录像,让管道堵塞位置、堵塞物体以及管道破损情况等“病灶”一目了然。潜望镜相匹配的后台会精准查找“病害”,自动生成“诊断书”。该方法能避免人工作业的不安全性,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及时了解管道健康情况,避免地下管道“带病移交”。同时,减少对外部合作单位的依赖,预计降低近70%的运营成本。

南京市全面融合空间地理信息、地下管线周边环境等数据,实现一体化智慧管道动态监管,有效提升管道的“技防”水平。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管道有了“智慧管家”,实现对城市全时空、全要素、全链条的安全监测预警,确保管道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此外,南京市约350公里的高压、次高压管道将于今年年底实现智能感知全覆盖,并且在具备条件的区域设立“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内中压管道感知覆盖面将达到30%以上,实现管道智慧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管道动态监管具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支撑多部门工作协同,实现联合联动监管。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综合监管+智慧监测”,提升城市设施精准管理和动态感知能力,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一梯智管:数字化赋能“智慧电梯”实时监测故障

在南京市一小区电梯内部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电梯运行数据和健康情况。同时,张贴了“乘梯须知”,包括居民不要扒门、不要在电梯内打闹蹦跳等内容,并且安装了智能监控摄像头。

电梯安全运行关乎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为推进电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去年以来,南京市推进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今年年初以来,南京市升级建设电梯智慧监管平台2.0版,试点“物联网+按需维保”,电梯困人等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救援人员平均到场时间极大缩短。

据了解,电梯智慧监管平台2.0版对电梯运行监测、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应急处置等信息以及故障发生情况等数据进行汇集,通过“智慧电梯”基础信息查询、运行状态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故障实时掌控、及时处置、提前预警,完善电梯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降低电梯故障率。截至目前,电梯智慧监管平台系统中使用“物联网+按需维保”的电梯故障率下降,物联网监管效果明显。

在江宁区一小区,楼下修建了公共充电桩,居民使用公共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居民现在都在楼下充电,现在没有人把电动车推进电梯了。”前来停车充电的居民陈女士说。

“小区目前已经安装了超过500个充电端口,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充电设施的建设以及“智慧电梯”的安装,居民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一芯多能:“智慧井盖”守护“脚下安全”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379个“智慧井盖”于近日“上岗”。据悉,今年年底前,南京市将有900个“智慧井盖”投入使用,不仅能保障市民安全,还能实时监测水位、气体、温度等情况,保障城市安全。

在浦口区沿山大街,工作人员正在将老旧井盖更换为多功能的“智慧井盖”。工作人员介绍说:“过去,井盖一旦发生丢失、破损,只能依靠人工巡查、周期性检验的方式对井盖点位、井道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市民上报获悉。如遇到暴雨,井盖还有可能出现偏移等情况,给市民出行安全带来安全隐患,‘智慧井盖’应运而生。”

据了解,“智慧井盖”的“智慧”体现在两个方面。与普通的井盖相比,采用双层井盖结构,首层为常见铸铁井盖,二层为复合材质井盖。第二层井盖中设置了传感器、监测装置和电子锁具,为井盖安装“智慧芯”,想要打开必须得到后台授权。如果有人强行开启,管理系统会立即收到报警,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起到防盗和防坠落的作用;另一方面,“智慧井盖”可实时监测下水道中的紧急情况。

过去,井盖维护主要靠人力巡检,而“智慧井盖”安装了“井下环境物联网监测”模块,不仅能感知水位、气体、温度等指标,甚至在井盖倾斜的角度出现异常时会发出远程提醒,24小时监控地下和井盖周边的情况,为工作人员精准判断位置、现场消除隐患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监控预警及时,我们就可以在提前排除隐患、降低维修经费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安全运行效率,每年可有效减少运维费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智慧井盖”还可实现功能扩展,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情、地下火情、地上车流量等信息,与市政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城市交通、消防的智能监测与预警,在守护市民“脚下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