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破解生活垃圾分类“四个难题”
2023-02-05 23:05:31    作者:闵笺

自开展2022年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市工作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四个三工作法”,破解垃圾分类“四难”。截至目前,南安市建成区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试点区域每日分类收运处置厨余垃圾约11吨、可回收物约176吨、其他垃圾约321吨,回收利用率达到35%,居民知晓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置率100%,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破解推动之难:“三项机制”并立夯实“保障力”

垃圾分类是一件事关民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小事”,涉及行业多、链条长、人群广。南安市从加强垃圾分类机制建设入手,严格落实有专班、有专案、有执法、有奖惩的“四有”机制。

南安市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省级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确实做到“高位推动、强力推进”,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印发了《南安市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市工作实施方案》等5份文件,落细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任务、加大资金投入,试点区域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保驾护航,确实推动垃圾分类高效落地。加大垃圾乱投放执法检查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曝光典型执法案例,在执法检查中进一步推动市民的规范养成。

破解环节之难:“三个端口”并进做优“闭合力”

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环节”中,最难的是“投放”与“处理”。该市紧扣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的前、中、末三端口,实行生活垃圾全链条、全闭环管理。

布局前端分类设施,构建市-街道-社区(村)-小区四级投放收集体系,更换更新试点区域两分类桶1100个、果皮箱标识326个,建成73座“十有”垃圾分类亭,完成50个社区(村)分类集中投放点等前端投放设施建设。同时,投入资金,更新试点区域垃圾转运车辆30部。

构建中端收运体系,结合工作实际,构建分类清晰的“4+1”收运体系(有害垃圾委托专业资质公司收运、可回收物居民自行买卖、厨余垃圾直运厨余垃圾处理厂、其他垃圾送焚烧发电厂、大件垃圾电话预约)。每类生活垃圾“专车专运”与前端收集无缝对接,切实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共投入资金9.2亿元,实施南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级改造工程,建成南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目前,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可达2800吨/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规模为200吨/日(一期100吨/日),并已签约945家厨余垃圾产生单位。

破解普及之难:“三引领”并行做大“聚合力”

让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从“批评者”变为“监督者”,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之处。该市从“三个引领”入手,逐步推动百姓习惯养成。

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率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行绿色办公、制止餐饮浪费;通过入户宣传、“曝光台”等形式,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将垃圾分类和党建工作相融合,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开展分类指导、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用党建引领凝聚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强大合力。

破解持续之难:“三模式”并举做强“驱动力”

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拓展。以向阳乡为试点乡镇,紧盯农村红白喜事厨余垃圾流向,通过规范化制度、网格化监督等措施,实施宴前提前报备、宴时设施投放、宴后统一回收的全流程管理,创新农村宴席厨余垃圾处置模式。

在运收模式上,城区主要商业街均已撤除大型垃圾桶,采用“定车、定线、定时、定人、定厂”的五定模式,确保生活垃圾收运顺畅、安全、准点。

此外,推进垃圾分类“硬软件”相结合模式,一手抓分类设施建设,一手抓宣教基地建设。例如,在南安圣元垃圾焚烧发电厂园区内,同步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并向广大市民开放,宣教效果立竿见影,有效强化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