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一环碧水润钟吾 人水共生醉心怡——新沂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纪实
2023-04-07 09:41:08来源:新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沂,古称钟吾,地处苏鲁交界,是江苏省的“北大门”。同时,新沂处于沂沭泗流域中下游,境内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新沂河、骆马湖等流域性河湖,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明显的区位优势既给新沂带来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节点的机遇,也使得新沂面临过境客水多、防洪排涝压力大的挑战。

ImageFetcher.jpg新沂市钟吾公园全景

新沂市域水质安全不仅关乎南水北调大局,也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新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海绵理念根植于城市建设各方面,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10公里城市水环、15公里泛水环和若干个微水环,并将水环“建起来、美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实现水环共融、人水共生。一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新城”由此绽放,一个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县级层面“全域海绵”样板得以呈现,一幅“一环碧水润钟吾,人水共生醉心怡”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系统分析、全域谋划“海绵+”理念落地生根

海绵城市作为整合城市雨洪资源、实现城市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尤其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问题。新沂自2017年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以来,坚持结合自身实际,在多方调研、全面论证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系统分析、全域谋划,让“海绵+”的理念落地生根。

经过不懈努力,新沂不仅完成了5大类63项项目和4.77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建设目标,还主动将海绵城市建设拓展到了试点区外。全市共完成海绵项目141项,投资总额31.3亿元,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1.16平方公里,占比28.95%。试点区内水面率由2018年的3.24%上升至6.19%,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2%,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4%。“来到新沂,心旷神怡”不仅是一句佳话,还成为了现实。

ImageFetcher (4).jpg新沂市沭河之晨景观带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内涝治理相结合。新沂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结合水系分布及竖向标高,科学划分排水分区,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走”;疏浚连通河道水系,合理建设排涝闸站,增强水体滞蓄能力,实现涝能排、旱能补、日常能流动,打造城市“大海绵”,共疏浚河道16条、52公里;整治易淹易涝片区,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手段,建设海绵设施433处,铺设雨水管网106公里,“一点一策”完成易淹易涝点治理56处。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新沂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中,分类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削减面源污染;深入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精准攻坚,建设达标区14.2平方公里,消除黑臭水体9条。努力终有回报。2019年,新沂获批江苏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市;2020年,苏中苏北黑臭水体治理现场会在新沂召开。在臧圩河南段休闲广场休憩的市民王洁对城市的发展赞不绝口:“过去这边都是树林、荒地,河水又黑又脏,现在河水变清了,周边也建起了景观带,很开心看到现在的变化。”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新沂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棚改、旧改及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中,完成小区及单位海绵改造48个,莱茵名郡、新华小区等近20年的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惠及居民1.3万余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作为全省典型案例在省人大简报刊发,棚改工作连续4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群众因“眼见为实”从而“心向往之”,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香格里拉小区居民房德梅说:“刚开始的时候对海绵小区不是很理解,以为只是一个好看的景观,没想到下雨时真的可以渗水,这里建好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雨天积水的现象了,我们大家都争着让改呢!”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品质提升相结合。新沂在海绵工程中融入园林景观理念,在绿化景观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兼顾功能与景观效果,做到既好用又好看,累计建设海绵型绿地248.3万平方米。

“海绵+”理念让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实现“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一环碧水润钟吾”的生态宜居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美丽新沂生态底色愈发鲜亮!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海绵+”项目亮点频出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新沂市副市长石祥雷表示,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围绕重点、全力攻坚。

聚焦到“面”上,新沂从全市的角度,构建三级“海绵”格局。

一方面连通循环城区水体,打造城市“大海绵”。利用城区水系围合特点,因势利导串联原有浜池沟塘,构建水系生态廊道,先后建成10公里水环、15公里泛水环和若干个微水环,将水体连点成线、连线成环、连环成网,并合理增设节制闸站,加强水体流动循环,提升河道水体活性和自净能力。

ImageFetcher (1).jpg新沂第一中学校内海绵微水环建设实景

另一方面,推进地块海绵改造,源头削减污染物。通过小区雨污分流、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阳台落水管改造等技术措施,强化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从源头避免生活污水经市政雨水管网直排入河,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与此同时,实施道路海绵改造,消除易淹易涝点。大力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扩大连通行道树树池,提高绿地收水面积,增加路缘石开口、降低绿化带标高,将路面雨水径流导入绿化带蓄滞净化后,再通过管网外排,既削峰延时,又降低地表径流和初雨面源污染,完成临沭南路、臧圩东路等市政道路海绵改造13条,消除易淹易涝片区20余处,使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

聚焦到“点”上,“海绵+”项目亮点频出:

沭河之晨公共海绵空间建设工程,是城市水环与泛水环重要节点工程。北起新戴运河,南至S323省道,西起临沭南路,东至沭河,总长约2.6公里,面积约35.3公顷,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沭河之晨是新沂海绵试点区域和沭河的绿廊连接通道,是新沂城市水环和泛水环的南段重要节点。临沭南路道路雨水和沭河原水通过沭河之晨内设置的湿塘、湿地等海绵设施进行净化处理后,给城市水环和泛水环作为重要补水来源。据新沂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炜介绍,沭河之晨是新沂海绵技术的综合示范集成代表地,通过地形的起伏实现洼地和高地的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应用湿塘、生态停车位、植被缓冲带、生态驳岸及透水铺装等多种技术,发挥场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削减径流污染,有效利用场地雨水资源,恢复自然水文循环,改善生态环境。他表示,沭河之晨是试点区域内最重要的公共海绵空间之一,不仅着眼于自身的雨水径流控制和污染削减,还被赋予服务和带动周边区域、地块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生态功能,是兼具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提升多重功能的公共海绵空间。

ImageFetcher (2).jpg石笼+湿地初期雨水净化实景

新沂一中海绵校园改造工程,是泛水环节点改造工程之一,更是公共建筑类海绵化改造的代表之作。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