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登录查找

夯实美丽城市建设的深绿底色
2021-09-29 22:32:26    作者:王富平

美丽城市,绿色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同时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明确了经济全链条绿色发展要求,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行动,美丽城市建设也需要从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夯实美丽城市建设的深绿底色。

美丽城市内涵丰富。其中,解决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始终是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城市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特殊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要依靠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生物)之间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来维持其生存发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反馈链条完整,耦合稳定,自有其平衡规律;城市生态系统中三种资源的流动多是人为的资源配置活动,这种配置有合规律的、也有背离规律的,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城市的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由此产生。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就是要结合人的智慧,使发展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且更加高效、更可持续。因此,要解决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就要尊重自然规律,从目前存在的空气、水、土、废弃物、自然生态等主要环境问题出发,抓住产生问题的能源、水资源、废弃物、土地、自然生态、人力和信息7项关键资源的配置活动,系统梳理资源在供应、消费和废弃再生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传递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合理布局,优化供应结构,减少消费需求,提高利用效率、资源循环利用比例、传递转换效率等,构建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的建设体系。

构建低碳循环的能源利用体系

科学的能源利用是减少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城市能源安全的重要对策。该体系在供应环节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措施,优化供应结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消费环节通过公众的行为节能以及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节能和能效提升措施,减少需求;废弃再生环节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热、废气以及其他资源利用产生的废物、废水、废热等,加工制取再生电力、沼气、余热、余压等,补充供应。同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渣,可以作为再生原料生产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实现跨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供应、消费、废弃再生三个环节之间,可通过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以及科学的设施和管网布局,进一步减少能源损耗,提高利用效率。

构建低碳循环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城市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基本途径,同时能为城市节能减排作出一定贡献。该体系在供应环节可以通过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扩大供水来源,减少城市发展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消费环节通过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分质用水、行为节水等措施,减少用水需求;废弃再生环节通过污水再生处理、冷却水回用等措施补充城市水源,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涵养地下水源、保护水环境。污水处理过程具有多方面的资源再利用价值,其中产生的污泥可以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和有机肥料,余热可作为城市冷热源。供应与消费环节之间、消费与废弃再生环节之间可以通过完善管网规划、控制管网漏损率、雨污分流等措施,进一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构建低碳循环的固体废物资源利用体系

固体废物资源(以下简称“固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固废资源在供应环节主要表现为矿产、木材、农副产品等自然原材料,它们在加工后成为消费产品,并在随后的消费活动中转化为各类废弃物。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筑等建设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通过节约型规划设计、设施改造、绿色消费等措施,减少材料和产品消耗,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资源再生环节,各种废弃物经分类回收后,部分无机废弃物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再生原材料,进入供应环节;部分使用功能和形态良好的无机废弃物作为二手产品直接进入消费环节;剩余无机废弃物通过垃圾焚烧生产再生电力。有机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成为生产肥料、沼气和再生电力,实现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与资源再生环节之间,如何提高固废资源的有效分类收集水平,是当下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构建低碳循环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

土地资源本身不具有流动性,但不同土地利用形态之间仍然存在循环利用关系。城市不合理的开发建设造成建设用地蔓延,农用地不断减少,水域、湿地等生态用地规模不断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退化。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存量优先等措施,提高既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限制用地扩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牧、湿地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生态用地规模和服务功能。这些措施也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降低相关建设量和城市运行能耗、增强城市自然碳汇能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构建低碳循环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体系

林地、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自然碳汇能力。这些自然生态资源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部分由于人为干扰,生态服务功能大幅下降。该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减少建设用地扩张对这些资源的侵占,另一方面可通过科学布局,优化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各类资源的斑块和廊道数量、规模及质量,以支撑区域生物多样性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水系整治、湿地修复、城市森林建设、立体绿化等中观、微观尺度措施,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再生,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驱动体系

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相关公共事业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驱动。政府作为掌舵人,负责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体系,发挥好行政、市场和社会三套机制的作用。企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主体,也是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进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等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领域,积极开展相关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的关键。公众是构成该体系的基础细胞。提高公众认识,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建设工作,平衡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对策。此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公共事业组织,也在其中发挥着创新、组织、沟通、引导、监督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构建互联、共享的智慧城市系统

任何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建设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智慧城市建设(如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能够通过建立广泛、高效的城市信息感知、收集、处理和反馈系统,快速了解情况,进而开展数据分析,支撑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这是进一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更好地发挥其在信息共享、交流、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打破信息壁垒,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以上仅仅是针对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对策。只有深入细致的问题分析、科学及时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的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以及不断的体制机制、技术、商业模式和文化创新,才能保障美丽城市建设的绿色底色持续加深。

ImageFetcher (6).jpg

•王富平

博士,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就职于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主要从事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规划研究与实践工作。已出版书籍《气候变化与城市绿色转型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