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登录查找

“打包”改造 30个小区焕然一新
2021-12-13 21:08:26    作者:程金


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南街社区

改造经验:

“破院连片、以片带点、以点示范”的片区发动机制

“院内院外、地上地下、面子里子”的片区更新机制

“共策共建、共治共享”的片区运营机制

西南街社区居民多为成都户籍老年人,少部分为常驻务工人员。近年来,金牛区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和城市形态老旧、业态低端等突出问题,在西南街社区创新探索片区综合开发机制,实现30个老旧小区高水平连片改造,初步形成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西南街模式”,被评为省、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

变“整治”为“自治”消除群众参与之难

西南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破院连片、以片带点、以点示范”的片区发动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人翁”。

“四级体系”紧密党群关系。探索组建建制性、兼合式邻里党组织51个,推选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201名,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邻里党组织、街巷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将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宣传、沟通服务等延伸至小区“神经末梢”。划分党员包片责任,党员在改造项目中积极示范,推动形成“党员引领做群众工作、群众自发做群众工作”的生动局面。

“三个平台”疏通邻里关系。建立“自管小组、民间协会、社区学院”三个自治平台,指导改造院落成立自管小组,吸引群众全程参与设计、施工、管理;促成社区居民成立兴趣协会,引导有志于此的参与公共空间的使用、管理和认领维护;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社区学院,邀请社区民警、老党员等讲历史、讲政策。

“两个联盟”连接商居关系。组建“商居联盟、商家联盟”两个互动联盟,推动商家和社区居民共同拟订街区商业公约,规范经营行为,解决扰民难题,实现街区秩序和商业氛围的有效平衡;引导商家成立联盟组织,60余家人气店铺主动投入470余万元,更新提升店面形象、升级配套设施,共同构建街区共治格局。

变“零星”为“整体” 突破反复修补之困

创新“院内院外、地上地下、面子里子”片区更新机制,实施一体化改造、项目化集成、整体化呈现,基本实现改造“一次性”到位,居民“一致性”满意。

坚持“小区街区”整体谋划。挖掘保留“遛鸟杏园”等老成都在地文化根脉和资源禀赋,结合一环路整治工程,推进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沿街店铺三类空间载体改造和建设,实现“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多元共治、集中呈现”。

坚持“院内院外”一体打造。针对群众反映的管网堵塞等痛点,将街区道路和老旧小区管道线路纳入统一改造范畴。在院内院外系统集成绿道游园、文体空间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增设城市家具、停车位等,实现院落内外、公共区域配套设施之间的有机衔接。

坚持“文态形态”统筹推进。着重延续成都街坊里巷的烟火韵味,保留代表成都记忆的老发廊等,修缮保护居民喜爱的怀旧壁画墙。尊重原有建筑肌理,灵活运用传统建筑材质,形成了马头墙等一环路地标,让城市留住记忆,让群众记住乡愁。

变“输血”为“造血” 化解后续发展之忧

坚持项目化思维、商业化逻辑、市场化运营,创新“共策共建、共治共享”片区运营机制,将院落改造与运维统筹推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成立“社区基金”,做优服务。大力整合清理闲置空间、低效空间等共1000余平方米,引入企业进行统一打造运营邻里会客厅等优质公共空间,将项目日常收益按比例反哺成立社区基金,保障公共空间长期高效运营。坚持“社区基金为社区”原则,按照“居民认缴一部分、基金补贴一部分”的模式,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信托制物业试点,组建成立社区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便民服务,8个院落实现由“无人管”向“准物管”的转型。

引入“专业组织”,做好活动。邀请设计团队,改造升级西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生活馆,创意打造“微电影”拍摄工作室等影像空间,植入VR(虚拟现实)居家装饰体验、多肉植物微景观,形成居家空间、生态空间,精心搭建邻里中心“邻里戏台”,邀请成都书画家设立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文娱项目。

丰富“消费场景”,做活商业。梳理重塑街区特色商业,打通地铁5号线抚琴站出口围墙,并连接社区子街巷,释放空间1200平方米,植入美容、保健、运动等新型社区消费场景,形成了人留商聚的社区微型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驻区单位将老旧宿舍改造为“拾光民宿”,将废弃的自行车停车楼打造为特色酒吧,丰富了社区商业形态。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