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查找

看千年古城扬州如何焕发新生
2022-07-28 09:35:19    作者:宗河

今年是国家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40周年,也是江苏省扬州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近日,扬州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形成保护更新的“扬州样板”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为扬州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扬州市作为中国古运河的原点城市,近年来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通过整治改造,让古老运河换新颜,也为百姓小康生活打好生态底色。

最新出台的《方案》阐述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和18.25平方公里扬州古城的特点、特色、地位和保护传承总体情况。总体定位是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精致传统生活体验的扬州样板。实施范围是全扬州市域,重点聚焦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力求通过保护优先、保留修缮、改造提升、拆违治乱的保护和有机更新思路,着力把历史文化资源理出来、保起来、串起来、靓出来、活起来、传下来,最终探索形成新时代具有全国示范价值和意义的保护更新“扬州模式”。

三大区域彰显古城魅力

《方案》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扬州古城历史沿革及功能分区现状,在考虑保护更新策略差异性基础上,将保护和有机更新的重点实施区域划分为明清历史城区、古城遗址核心区、古城联动协调区三大区域。

明清历史城区范围为5.09平方公里明清历史城区,重点打造“盐商文化+精致传统生活区”。该区域将严格保护利用明清历史城区丰富的盐业、漕运等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盐商文化内涵,通过非遗传承与活化、推进文创产业发展等形式,展示盐商文化底蕴。依托古城特有的格局和风貌,稳步推进环境风貌整治,提高治理服务能级,营造自在惬意、“最扬州”的品质生活。

古城遗址核心区范围主要是国家批复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包含的唐子城、宋夹城等区域,重点打造“唐宋文化+世界人文风景区”。该区域将发掘隋、唐、宋等历代重要遗迹,保护、展示历史城市格局和遗存,讲好历代文人与扬州的故事,展示扬州历史悠久、延绵不断的文明史。按照“代表中国园林最高水平、提供国际标准服务、得到国内外游客普遍赞誉”的标准,把蜀冈-瘦西湖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古城联动协调区范围主要是18.25平方公里古城内除明清历史城区和古城遗址核心区外的其他区域,重点打造“区域联动+文旅功能拓展区”。该区域将提升住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加旅游配套和商业服务设施,补齐明清历史城区、古城遗址核心区配套功能不足。导入文化元素,加快北护城河沿线功能升级转换,推动486非遗集聚区改造提升。

127个项目80条老街巷

为了将《方案》落到实处,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分年度、有计划地推进127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项目,完成80条老街巷整治工作。

2022年~2025年推动完成弥陀巷、湾子街、苏唱街等80条老街巷“一水一电一消防”整治工作。2025年前完成古城交通内环系统整治,全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分片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排水达标区建设,不断提升古城宜居水平。

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主动邀请专家参与,建立专家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每一项方案设计、每一个更新项目、每一条政策落地都充满温度。不断放大“老字号”“非遗+文创”“引游+兴商”作用,推动实施传统建筑活化利用、名店老字号振兴等古城业态优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古建老宅的保护性修缮和合理利用,大力提升名店老字号的旅游、经济功能。

绘制“一张蓝图”,完善“一套政策”,打造“一批试点”。不断完善历史遗存保护、宜居品质提升、交通优化提升、传统技艺传承等行动方案的实施路径,统筹推动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匠心描绘点线结合的行动蓝图。聚焦保护更新过程中的瓶颈堵点、现实难题,加大政策创新、流程再造力度,制定一批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技术标准。继续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城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等方面争创全省示范。结合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要求,推动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更新项目。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市将抓好如下工作:强化历史性,把古城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精细研究,坚持全时域、全地域、全要素保护,努力保护好古城的空间格局和自然风貌。突出时代性,筹划建立传统营造技艺数据库、城建口述史数字史料馆等专业数据库,提高“数字古城”建设水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