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古厝生态银行”解乡村古建保护之困
2022-10-24 21:33:10    作者:杨若男

得益于相对封闭的地形,我国村落中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古建筑。但由于人力、财力的缺失,这些得不到及时维护和修缮的瑰宝正在消逝。几年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便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7个,完整保存着明清古厝102座、土厝600余座……与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伴随人口流失、房屋空置而来的乡村衰落。“户籍人口1.3万人,常住人口仅2000多人,还多是老年人。”巨口乡乡长陆陈财说。

如今,50余座古厝修旧如旧,重焕生机,巨口乡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吸引了300余名外出乡贤回归创业,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之困在这里得以破解。其中,一把“金钥匙”便是“古厝生态银行”。

2018年夏天,延平区入选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巨口乡被列入核心试点区域并开始探索“古厝生态银行”模式。

保护修复,让历史建筑“活下来”;活化利用,让历史建筑“火起来”。沿着“古厝生态银行”这条主线,逐渐搭建起一套“平台公司+理事会+村集体”的运作体系,即政府成立南平市巨福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搭建开发运营平台;各乡聚集乡贤,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对古厝、土厝进行集中委托管理;村集体对全乡闲置古厝、土厝进行全面梳理,配合开展工作。

试点以来,巨口乡改造提升50余座古厝,乡村振兴理事会采取民间投资为主、政府奖补为辅的方式,修缮古厝、土厝100余座,并建设公厕15座、拓宽道路10余公里。

作为主管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在积极为巨口乡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扶持。近年来巨口乡共获得各类补助1000万元,其中村头村获国家补助300万元,馀庆村、岭根村各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补助350万元。与此同时,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在古厝修缮、活化利用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古厝生态银行”和各类补助的加持下,巨口乡古厝不仅得到修缮保护,乡村的发展空间也由此打开。结合古民居特色,巨口乡找准民宿产业、文旅产业、研学产业三个细分门类,不仅让古建筑“活起来”,更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可以同时容纳四五个家庭。几天前便有两家人住在这里。”在谷园村进士院,屋主张扬德介绍道,2020年改造为民宿后,闲置已久的古厝便持续产生经济效益。“现在古厝放在乡里的‘古厝生态银行’托管,不用费什么心。”他笑着说。

制定扶持奖励办法,吸引民间资本近1400万元,32座古厝蝶变为精品、特色民宿;举办乡村艺术季活动,吸引10余家文化旅游企业前来洽谈养生项目、民宿改造旅游项目、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老屋”计划,闲置房屋转变为旅馆、展厅、驿站、培训基地等。一个沉睡多年的乡村,正带着乡愁记忆醒来,吸引着八方来客。

眼下,行走巨口乡,可以沿岭根村的石阶而上,走进清朝进士黄彤云故居,感受好家风的魅力;漫步谷园村,穿梭于古厝与各式艺术作品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心间肆意碰撞;馀庆村闽北乡村干部学校里,利用闲置校舍、农舍等改造而成的培训室里座无虚席……

在“古厝生态银行”的建设中,富有广阔想象空间的乡村市场让这座隐藏在山林中的村落逐渐展露出原属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点厝成金”的发展新故事正在这里悄然生长。

“这里是我们项目一期的‘缤纷花园’建设区,2020年10月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面完工。”慕名而来投资创业的福建田园梦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本泉介绍说,规划中的兰峰金谷森林生态康养园总占地约5000亩,分为“缤纷花园”“牧歌田园”“云上草原”三期实施,将打造山、水、林、田、湖全链条生态产业,以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让“三产”深度融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