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融合历史文化 建设海绵公园——襄阳市水淹七军公园打造多功能“城市海绵体”
2023-06-29 09:37:21    作者:王东 刘冬霞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以来,湖北省襄阳市紧扣城市水生态这一核心要素,认真贯彻“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在海绵城市建设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先后出台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襄阳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顶层设计文件,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将襄城庞公片区、襄城城南片区、东津新区和鱼梁洲等确定为海绵城市建设区,重点打造月亮湾、鱼梁洲、水淹七军等海绵型公园。同时,作为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襄阳市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融入地域历史文化,重新构建文化、自然与人的关系,以自然生态为舞台,让地域历史文化和现代人重新邂逅、重新认知、重新构建紧密的联系。

ImageFetcher (7).jpg雨后的水淹七军公园绿意盎然谢勇摄

水淹七军公园项目位于襄阳市卧龙大道和七里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约21公顷,以三国时期“水淹七军”的故事为主题,以水系、园林为主线,在山水设计上融入“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理念,最大限度地运用地形整理、下沉广场、透水铺装、植草沟、人工湖排蓄等海绵设施,为雨水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有效利用提供了空间,控制了水体污染,实现了景观和功能的协调统一。公园内重点打造了花海户外运动区、三国文化展示区和湿地浮岛游赏区,融海绵城市与历史文化于一体,为襄阳的海绵城市建设扎下厚重的历史根基、树起浓郁的文化旗帜,成为一处新的城市名片。

源头、过程建设绿色生态

公园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以乡土植物和具有文化象征的植物为骨干树种,营造具有地域景观特色和文化氛围的低维护景观,以景观雕塑、材料铺装、空间布置的方式来重现三国人文历史场景。同时,贯彻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大量利用绿色生态设施、透水铺装材料等,使绿化覆盖率达到73%、透水铺装率达到25.85%。

ImageFetcher (6).jpg忠义广场铺装后实景张稳摄

公园广场部分采用了环保再生透水砖,停车场部分采用了植草砖。透水材料的运用既能保持土壤湿度,又能防止路面积水、夜间反光,增加了路面的安全性和通行的舒适性。在实际降雨过程中,有效减少了雨水地表径流,削减了径流洪峰,贮藏了雨水,减轻了城市热岛效应。

公园在主园路内侧设置植草沟,顺地形铺设,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输送和净化去污。植草沟的建设有效汇集了道路和绿地自身径流雨水,将瞬时暴雨截留,充分发挥了滞留、净化、蓄存和下渗功能,起到缓减雨涝、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实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和较高的生态效益。

在公园水体周边广泛建设坡度为2%~6%的植被缓冲带,雨水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既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又除去了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在滨水空间内种植大量滨水植物,利用缓坡上滨水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周边道路等硬化地面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形成了控制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达到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末端融合人文历史特色

公园将“水淹七军”的历史事件演化为“七色水寨”的特色活动体验,布局内部水体,在充分利用水体调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公园主题相关的特色活动焕发公园活力,增加游客与场地的互动,激发游客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

公园在中央位置设置了面积为4.1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通过道路、植草沟、绿化区域等让雨水渗入地下;在一般降雨条件下,可通过园路旁的边沟、雨水管网排水至人工湖,人工湖可汇聚雨水,净化后通过水泵输送至公园绿化浇灌管网,作为园区植物灌溉用水;在暴雨条件下,可通过设置溢流口的高度自动排入公园外大李沟。经过人工湖的调蓄,减轻下游泄洪的压力,错峰效果良好。

同时,将人工湖周边湿地打造为多级雨水净化塘,西侧布置两级湿地净化塘,东侧打造湿地岛。场地雨水及周边部分雨水通过上述海绵设施处理后,既可以作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源,也可以作为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的水源,在节约成本、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公园建成后,暴雨通过绿地及海绵设施时能有效延长雨水在公园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经计算,除达到自身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等海绵城市设计指标外,还可为周边区域提供约1.5万立方米的调蓄容积,充分提高了周边区域抵御暴雨灾害的“弹性”和“韧性”。

公园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结合,打造集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于一体的“城市海绵体”。公园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住环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集都市休闲绿心、户外体育运动、三国文化传承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海绵型公园,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片区综合开发价值提升、实现海绵价值转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