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青山碧水漾画境 扮靓“城市会客厅”——安顺市虹山湖公园打造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化低成本雨洪调蓄公园建设示范
2023-06-29 09:38:49    作者:黄云舒 赵文莉 周鑫杨 沈强

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最明显的地区,虹山湖公园位于安顺市核心区与虹山湖水体之间,最早建成于1985年,当时面积仅有2公顷。之后的几十年里,公园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已有15公顷。如何克服虹山湖公园大面积的复杂地形地貌,让设计与原有的生态环境相融合,既满足当地市民的日常休闲需求,又创造出足够的亮点能吸引外地游客,是设计的重难点。

基于此,虹山湖公园在设计之初就将设计理念与城市发展导则相契合,侧重强调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性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构建大疏大密空间布局、层次丰富的景观,营造一个以生态为基底的市民活动公园,通过展示、体验、互动三种方式,使游人参与其中;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公园建设发展,使之成为安顺市的“城市会客厅”。

依托良好生态本底 构建雨洪调蓄空间

虹山湖公园占地面积约15公顷,现状地块高差复杂,原场地南侧林木茂密,中部与西侧最大相对高差约16米,西侧和东侧散落分布着民宅。公园整体采用微创介入的核心设计手法,利用原有竖向关系、人地关系、植被关系因势造景,轻设计、重本源,基于良好的生态本底,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调蓄空间,提升区域雨洪调节能力,同步实现水的自然积存、自然净化,将虹山湖公园打造成为了安顺市“分级蓄排、梯级净化”的典型海绵示范项目。

ImageFetcher (9).jpg虹山湖公园鸟瞰图日野林涛摄

项目在设计时利用数据模型研究地表径流、生态廊道,对挖、填方以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判定,在重要节点结合地形地貌与功能性质,因地制宜地进行改善。场地内原有两处低洼区,积水来源于周边地形带来的地表径流和降雨,夏季洪涝严重。通过将东侧低洼坑塘转化为“潮汐湖”花园,搭配围合景墙和水生态植被,既满足儿童的戏水需求,又兼顾雨水收集调蓄的生态功能;西侧地势低洼区积水严重,不适宜布置住宅建筑,早期规划没有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此次通过将原有的老旧民宅移除,建造成一处雨水花园,充分体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项目以生态方法蓄水、净水,需要时将水加以利用。被木栈道和灯芯草环绕的雨水花园和外形简洁的景观亭成为这一片区的视觉中心。公园整体形成了适应自然的动态景观,展现了真实的自然状态。

缓解城市缺水难题 提高资源利用效能

安顺市是典型的“有雨无水、有水无盆”的山地城市,雨量丰富但用水依赖外调水源,雨水资源利用亟须加强。在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更应因地制宜,把“有限的雨水资源留下来”,增强对雨水的蓄积利用,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项目通过虹山湖公园将区域周边雨水进行滞蓄、净化后流入虹山湖水体,同时强化周边山体的自然空间保护与修复,促进水资源涵养,滞留山体径流,为下游城区主河道贯城河补充生态基流,有效减少了外调水的使用量,湖水也可用于园区内的绿植和园路浇洒,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能。

巧用自然本底要素 提升园林环境品质

场地南侧原为儿童公园区,年久失修、设施破败、污染物堆积,造成大量空间浪费。区域绿化基底条件良好,留有许多现状大树,可利用现有林木进行场地的二次设计。项目保留老公园优良现状大树,延续场地记忆,建立起与现代人的休闲需求相适应的功能场地,重新激发绿色空间,以新场地焕活老公园、以现状树支撑新场地,相得益彰。对于场地植物的选择,坚持生态、低成本养护和可持续原则,以“四时有景、处处皆景”为导向,在充分考虑本土植物应用以展现安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兼顾外来游客参观需求,增加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创造打卡点。

ImageFetcher (8).jpg雨水花园实景日野林涛摄

虹山湖公园尤其注重人与场地的互动,增强使用者的参与感,充分考虑场地原本的地形地貌,将一处面积较大的斜坡因势利导改造成儿童攀爬地形乐园,兼顾植被缓冲带的梯级净化功能,实现海绵功能、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相融合的多重效果,为久居城市的孩子们提供更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和场所。

自2016年以来,安顺市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实践,除虹山湖公园外,还建成了一大批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基于自然生态本底的项目。如娄湖生态湿地公园,通过对周边雨水径流的合理组织,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对周边区域的雨水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杨柳湾湿地公园作为平坝区槎白河主河道的重要节点,承上启下,充分发挥了湿地公园对上游及周边雨水的调蓄、净化功能。2022年,安顺市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未来将继续坚持依托自然山水本底,建设杨湖湿地公园、金牛湖生态公园等调蓄公园,逐步形成“小河流彩大湖春,千千青螺散入城”的独特城市风貌,构建喀斯特山地城市分级蓄排洪涝治理体系。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