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雄安新区:打造未来典范之城
2023-07-03 09:56:3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任天辉

夏日的华北大地,草木际天,万物并秀。从“一张白纸”着墨,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如今6岁了。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JPG

“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党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幅新时代未来之城的画卷正在雄安大地徐徐展开。

走城市发展“智慧”之路

路是城市的脉搏,在与时光的同频流动中连通城市的过去与未来。雄安新区不仅是一座史无前例的“新城”,更是一条通向未来的“新路”——智慧之路、科技之路、创新之路,随着发展而壮大。

作为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具有标志性意义,其“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将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高铁站的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衔接、互联互通。

走进雄安站枢纽片区2号地——中铁城建铁建中心项目施工现场,这里既没有机械的轰鸣,也没有飞扬的尘土,更没有喧嚣与杂乱,四周环境整洁有序。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将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深度融合,新型智慧工地全面应用,实现项目智慧化管理。

在项目智慧建设展厅,映入眼帘的巨型中央大屏上展示的是智慧工地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施工管理人员通过BIM导入,即可实现进度预警;通过智能劳务模块的劳务人员电子档案,人员的各项信息一目了然……智能设备的不断应用、智慧场景的不断丰富,赋予施工生产管理科技动能,既让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知晓施工全过程,也让施工效率和工程安全监管水平双提升。

据中铁十二局雄安站项目科技部负责人介绍,“智慧大脑”的神经中枢是“157”数智施工平台。该平台集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安全可控、业务管理智能、满足分级管控于一体,涵盖场景化体验、智能化提升、自动化作业等5大平台价值,打造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物料机械等7类业务应用。

“我们广泛应用智能靠尺、智能测距仪、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等测量设备,大幅度降低了人为失误和偏差概率。”据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雷介绍,该项目还利用智能试验模块,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直接传至云服务器,试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数据;利用智能物料系统,通过智能地磅、防作弊系统、自动打印系统等终端,实现对大宗物料进场验收、对账结算、班组领料、余废料出场等关键场景全覆盖;利用智能环保模块,实现视频辅助记录、数值超标预警、视频抓拍留档等功能,一旦超标则智能启动降尘设备……在施工现场,不舍昼夜的建设速度、俯拾皆是的智慧应用冲击着人的视觉,也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走新路的决心和对高质量的追求融入城市的根脉。

让“毛细血管”保持畅通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期盼着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交通干线和重大枢纽是城市运转的关键穴位,地下管网等“生命线”工程构成了城市的“毛细血管”。防范“城市病”,既要打通穴位,也要疏通血管。雄安城际站枢纽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核心位置,承担着京津冀城际客流联系的重任。中铁十一局遵循海绵城市理念,先后承建启动区B组市政管廊工程、启动区E03单元市政管廊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

“启动区B组市政管廊工程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含4.5公里综合管廊、12公里次干路和近70公里的其他管道。”中铁十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修建市政管廊不是简单地搭建一条管道,而是整体构成复杂、风险因素众多、施工环境多样的综合性工程,例如,仅启动区E03单元市政管廊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就包括新建全长5.1公里的4条道路、3.6公里的综合管廊(网)、1.68公里的供热(冷)管线、6公里的燃气管线等,涉及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等多种专业领域。“建设工期9个月,工期压力和现场组织难度都很大。”

“雄安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

在雄安新区建设大潮中,家国情怀与岗位职责融入建设者的血脉,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内生力量与热火朝天的蓬勃干劲,正如施工现场“唯旗是夺、永争一流”的响亮口号。未来,综合管廊和各类管网将与条条大路一起,交汇连通“未来之城”的“脉搏”“穴位”与“毛细血管”,谱写雄安礼赞,温暖万家灯火。

建设宜业宜居好社区

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要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先植绿,后建城。”绿海中的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区和首个集中建成区,也是首批回迁群众安置区,其中南文营社区安置了安新、容城两县回迁群众5000余人。2021年11月10日,历时6个月的奋战,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建设等建设铁军相继完成回迁区内的施工任务,迎来了首批回迁居民。党建引领下,社区突出为民服务功能,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45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

“我小时候就住白洋淀边上,前年11月,我们全家搬进了南文营社区尚德花园小区,新居宽敞明亮、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出门就是公园。”回迁群众李女士表示,宜居社区应该是疏密有度、绿色低碳、方便快捷的,更应该是和谐美丽、让人幸福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绿树阴浓夏日长。眼前的容东片区,有整洁的街道、协调美观的多功能建筑、草甸生态和古典韵味相融合的金湖公园,很难想象不久前这里塔吊林立、机器穿梭的繁忙景象。几年来,建设铁军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奋战——雄安玉带公园、高铁公园、容东城市公园二区工程……在一项项建造项目开工、落成中,“大美雄安、和谐家园”初露峥嵘。

新时代看雄安。看什么?看“雄安质量”“雄安速度”“雄安智慧”。雄安这座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将在不断筑梦与圆梦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高度,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前景。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