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扬帆前行⑥ | 钟践平:城建为民 以心焕新
2023-12-26 21:33:38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钟践平

日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立城建为民、惠民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做实做细城市体检,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等,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以心焕新,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所以盛民也。”建设城市,就是建设人们幸福生活的空间。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同时,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要走好“强机制、惠民生、增效能、善治理”之路。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建章立制,不仅是压实工作责任的重要做法,也是巩固工作成效的有力手段。从宏观看,城市更新是审视城市“缺什么”“少什么”以及思考“如何成为更好城市”的主线逻辑,需要处理好实际和实践的关系,实现顶层设计和具体落实的有效衔接,建立自上而下、层级贯通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具体看,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就像人一样,城市也需要体检,“治已病,防未病”。城市体检覆盖项目众多,涉及指标复杂,需要以“强机制”为“破题点”,明确政策标准、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建立指标体系,既为各项工作“开路、指路、带路”,也让工作过程及成果“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

民之所向,政之所盼。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更是擦亮城市“民生底色”的具体行动。从改造内容看,一些老旧小区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小区内房屋已经出现了严重老化和安全隐患,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城镇既有房屋抗震加固,是筑牢民生底线、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兜底保障工程;还有一些老旧小区缺乏电梯、停车位等“硬设施”,需要重点改造和完善,解决民生难题,提升小区居住、生活、服务品质,实现从“颜值”到功能全面焕新。

改善“硬设施”的同时,也要提升“软环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绿道建设,开展推动“公园+健身”“公园+文化”等创新实践,将老旧小区改造向老旧街区改造拓展,向塑造更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延伸,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品质共享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城市燃气、桥梁、隧道、供水、排水、综合管廊等重要基础设施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让城市保持活力,把“生命线”建设好、守护好是重中之重。要以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抓手,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改造、全面覆盖,及早发现和管控风险隐患,为城市更好、更健康、更高质量发展解决后顾之忧,注入持续动力。

政善治,事善能。城市发展“三分靠建、七分靠治”。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内外兼修”,向外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框架,向内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与动力。在用好“外力”方面,城市管理各部门要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城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从“各自为政”“各管一块”走向“同向发力”“高效协同”。在练好“内功”方面,要推动“解决民忧”“畅通民意”“汇聚民智”齐头并进,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表达机制、反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等,将服务为民的理念更多融入政策制定、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各个环节,保障人民享有更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催生更多“牡丹社区”,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想明白“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民生实事干实在,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唱主角、站C位,才能让城市发展有不竭力量源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欣欣向荣。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