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广场上有支女子城管队
2025-05-13 09:35:42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杨若男

初夏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层层树叶,洒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市民广场上。伴着鸟鸣声,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来到广场晨练。来自广场女子中队的城管队员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二人成行、三人成列,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开展徒步巡查工作,不时走过市民身边。响亮的口号、严整的仪容、文明的执法、整齐的队伍,透着一股“军人范”。

“准军事化”管理是白城市城管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房间设置、物品摆放都按部队标准,并且定期组织队员开展队列训练。”广场女子中队的一名队员介绍说,在白城市,城管队伍中的退役军人达50%以上。通过组织“双强化一提升”活动,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制定“六条禁令”“六个规范”行为准则,把部队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到了日常工作中。

巡查中,一位市民走到城管队员身边,寻求帮助。“走出家门才发现手机没电了,哪里有充电的地方呀?”了解情况后,队员将市民带领到了附近的城管便民服务驿站。“充电器、雨伞、轮椅、医药箱、针线盒,各种便民物品一应俱全,有需要都可以来这里。”市民一边向队员弯腰致谢,一边笑着说:“女队员笑容甜美、语调亲切,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这支广场上的女子城管队共有队员17名,平均年龄25岁。节假日期间,广场人流量剧增,城管队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大。队员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强巡逻频次,保障着广场的整洁有序、和谐安宁。“日常工作涉及市容、水务、绿化、交通等方方面面,时刻考验着我们的业务水平。”一名队员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做好执法工作,广场女子中队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应急处置、沟通技巧等方面培训。同时,模拟各种突发情况开展实战演练,让队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在白城,这样的女子城管队有3支。“在制止乱扔垃圾、烟头、随地吐痰、摘花踏草等不文明行为时,由女城管队员进行说服教育,市民会更乐于接受和改正,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女性城管队员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以及韧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柔性执法、微笑服务,采取日常巡查、错时执法、延时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很多男队员解决不了的难题。

组建女子城管队是白城市优化城管队伍配置的举措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白城市将“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具有城市规划、法律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有效改善了队伍的专业结构。成立“城管学院”,每年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进行授课,组织参加住房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前往成都、株洲、嘉兴等地学习城市先进管理经验。

“人才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制度建设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硬件设施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必备前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白城市持续优化队伍配置、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硬件建设,让城管执法流程更加规范,执法效能、队伍素养显著提升。

白城市一方面注重挖掘培养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典型,通过评选“为民服务标兵”“执法执纪标兵”等活动,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舍得给位置、交任务、压担子,对能力强肯干事的干部给予重用,并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将表现优秀的队员提拔为中队长和副中队长,切实让城管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更有自信、在执法中更有权威、在服务中更加亲和。同时,先后制定《白城市城市管理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和出台7部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白城市城市管理标准,建立健全7大类85项规章制度。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首违不罚”清单,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每个街道都建设有标准化中队,改造各执法大队办公场所,配齐执法车辆、作业车辆和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白城市建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探索“一核心、两辅助、三支撑、五平台”新型智慧管理模式,对全市127条主要街路、98个重要部位进行全覆盖视频监控。此外,开发手机端执法APP,实现执法案件网上办理、全程跟踪和实时监督。

如今,行走在白城大街小巷,环境变美、道路变畅、生活变好、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这些变化的背后,凝聚着城管部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的不断努力,更是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不懈追求。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