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对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肖创英:数字化技术支撑新能源发展加速度
2025-05-22 14:24:04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新能源与数字化相伴而生,正是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才铸就如今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支撑,新能源实现如此高的市场渗透率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肖创英介绍说。这位亲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三十年风云的“行业智囊”,在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5——数智新能源专题会现场,与中国建设报社展开了一场深度行业对话。

数字化助力能源企业降本增效

中国建设报社:肖总您好,能否请您以实际业务场景,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

肖创英:数字化应用与实践长期推动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其价值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以风电场建设为例,微观选址通过基础数据收集、数字气象数据建模、分析机位点特性参数、考虑阻塞效应等折减因素,优化机位布局后,比未优化选址的机位年发电量可提高10%至30%。此外,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通过数字模拟计算调整板面倾斜角度,优化调整后的板面比标准建议倾角年发电量可提升0.4%至0.6%。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不仅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发电效率,还依托数字技术构建的精准功率预测系统,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可靠依据,形成“数据采集-模拟计算分析-企业经营决策-市场复盘分析”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新能源企业的现实竞争力。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在于数据获取和整合

中国建设报社:根据在以上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来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您认为技术实施或应用的难点在哪里?

肖创英:能源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数据资源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当前技术难点并非数据处理本身,而是如何系统性、全面性地采集高质量数据。正如行业实践显示,数据产品的价值直接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这种数据依赖特征要求企业建立跨部门、跨场景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通分散在建设、运维、交易等环节的数据孤岛,形成支撑智能决策的数据资产池。

数据安全是能源系统的底线要求

中国建设报社:说到数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是全行业的共识。在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您认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肖创英:数据安全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底线要求。能源系统的数据防护需聚焦电网安全核心,防范通过新能源电站入口发起的系统性攻击。不同于个人隐私保护,能源数据安全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能源供应安全,其防护策略应围绕关键基础设施的系统防护展开,构建全域的纵深防御体系。这要求企业在管理架构中设立专门的数据安全机构,制定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的全流程安全标准,并通过攻防演练持续完善防护能力。

以数字化转型构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企业架构

中国建设报社:从企业管理角度看,为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应如何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的企业组织架构呢?

肖创英:在管理架构层面,数字化转型倒逼生产关系重构。以新能源电站为例,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电站实现“无人值班”是可行的。目前,许多发电集团正在逐步建设区域新能源集控中心,“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也在建设新能源集中控制的内部集控中心,这标志着由传统的“现场值班操作+远程监控”模式向“区域集中控制+智能运维”体系转变。通过建设省级集控中心,实现数十个新能源电站的统一调度管理,这种架构创新不仅降低人力成本,解决边远地区人才队伍稳定问题。此外,通过实时数据监测、优化发电设备与电力市场出力对接,提高发电效率和企业效益,大幅提升了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

组织结构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要求企业建立与智慧化运营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包括厂网协同机制、市场对接机制、数据治理机制、跨部门协作流程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未来,能源企业的管理架构革新需把握三个维度:第一,建立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第二,构建灵活响应技术迭代的组织体系,第三,完善保障系统安全的制度框架。这种架构创新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将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且长效的支撑。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