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广东广州因地制宜构建儿童友好环境
2023-03-14 10:29:51    作者:李天研 申卉

“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关切。广东省广州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聚焦居民需求,基于越秀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数量众多的现实,仔细倾听居民的改造意愿,注重精准施策,以“绣花”功夫构建儿童友好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小电驴”慢下来,让上学更安全

在老旧小区重塑上学路,安全是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的普及,内街内巷也常有“飞车”穿梭,家长们对孩子走路上下学很不放心。

漫步于人民街白米巷,狭长的巷道平整干净,虽有外卖小哥、快递员骑“小电驴”通过,但在减速带作用下,不再“风驰电掣”。巷口的止车柱拦截了更大型车辆的进入,部分路段设置合适高差,达到人车分流的效果。一系列慢行化改造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这得益于人民街的老旧小区改造。

广州雨季悠长,“落雨大水浸街”成为经典童谣。珠光街针对部分道路不平、雨天地滑等安全问题,开展平整道路、替换原路两侧的水泥铺装为透水铺装、增设挡车柱等改造。改造后,道路更加平整易行,雨天不易积水,打造安全上学路。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除了完善各类设施,也要考虑改造效果能否维持。白米巷一侧有低层房屋,改造前由于住户缺乏晾晒空间,经常有晾晒杆横跨巷道的现象,垂挂的衣物遮蔽行人视线,既不美观,又影响通行。据人民街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中加设集遮雨、晾晒、照明等功能于一体的雨棚,彻底解决晾晒杆跨街的长久治理难题,让改造效果得以保持。

边角地变游乐场,让放学有趣味

“家楼下要是游乐场就好了!”这是居民会议上,与会“小代表”的奇思妙想,天真的童言被大人们认真对待,并最终“梦想成真”。

白云街道筑南社区内有一所“特殊”的启智学校,在改造的前期阶段,社区开展以儿童为主角的居民会议,邀请居民、启智学校师生及周边儿童参与。改造方案顺应居民诉求,决定盘活学校周边边角地等闲置空间,植入趣味学习玩乐设施。在改造实施阶段,社区多次与居民现场探讨实施细节,最终打造出一条200米长的“暖心上学路”。

项目通过不同颜色的彩色沥青,划分出“跑道乐园”“立体画长廊”“廊架下的活动场”3个区域,彩色沥青同时作为儿童的“引导”,指引学校的方向。跑道作为赛跑、“纸飞机比赛”的“比赛道”,也可作为社区儿童的“游玩道”,为儿童提供约500平方米的游玩空间。跑道两侧设置一系列儿童活动设施,提供安全、趣味的活动场所。

“立体画长廊”长达90米,利用校外连续弯曲的通道,由艺术家为两侧围墙作画,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长廊,既有不同年代的生活用品,如暖水壶、搪瓷杯;也有孩童游戏的场景,缤纷有趣。一处原本废弃的灰色空间通过拆除违建,打造成“廊架下的活动场”,成为儿童玩耍的好去处,深受小朋友欢迎。

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现“共治共享,有机更新”。这是广州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论”和好经验,充分听取街坊声音,让方案更“接地气”,让居民的归属感更强,更主动地参与社区事务、维护改造成果。

再现老街岁月,让历史有传承

老旧小区改造是挖掘承载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新空间的重要路径。人民街通过设计街巷文化墙和特色艺术彩绘,将白米巷打造成“彩绘文化上学路”。从巷头至巷尾,移步易景,除了儿童喜欢的“猫咪”墙绘,还有手绘作品清晰地展现了以前广州的城市水系框架,让途经的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街区的历史变迁,部分沿用至今的地名也可以唤起老居民的集体记忆。

清水濠开凿于宋代,曾经承担水路运输、防洪排涝的功能,以其为名的清水濠巷道历史底蕴深厚。珠光街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对四个巷口空间、巷道标识牌融入文化元素,以诗书墙展示求是书院(今清水濠小学)、南国诗社的历史等,向学生普及独属当地的历史文化。

通过改造,历史沉淀和青春气息在这里交汇,城市历史文化得以经由一代代学子传承和传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老城古巷精雕细琢出城市方寸之美,也可飨八方来客,展现广府文化魅力。

接下来,广州市将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从“单一小区”改造向“片区联动”改造转变,从“物质空间”改造向“社会治理”提升转变,全面提升片区活力,达到改善片区基础硬件、补齐社区短板、激发文化要素、提升营商环境的效果,形成便民宜居的“完整社区”。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