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大资源平台 ■ 大数据高地

查找

创建可持续的绿色社区
2021-10-27 23:30:28    作者:刘明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城市社区为对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在城市基础单元的改革工作中逐步成为核心事项。自《方案》颁布实施一年来,全国各省市纷纷积极响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出台省、市级方案。截至今年9月底,在全面启动的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中,济南、宁波等城市合理制定年度目标并已取得初步成果。现就创建行动中需要关注的部分事项,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绿色社区是社区发展的重要阶段

现有社区应优先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绿色社区符合新时代可持续性、绿色化发展的理念与要求,是绿色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在社区层面塑造与培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实现绿色健康、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意义重大。《方案》中明确,到2022年,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力争全国60%以上的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各地有条件、符合创建要求的社区,应依据自身现状,比对创建标准中的5方面16项要求,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扎实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绿色社区是当前社区发展的良好范式,未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将以此为基础。在创建绿色社区的同时,需要关注绿色社区与其他现行社区相关政策、指标体系的区别和差异,注重与低碳社区、生态住区建设工作之间的有机协调。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目标下,应允许有条件的社区以绿色社区为基础进行其他形态社区模式(如生态低碳社区、生态零碳社区等)探索,并做好空间留白,防止过度建设。

绿色社区创建需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绿色社区建设在目标、策略、方法和过程中,需要体现“四个统筹”。

统筹兼顾绿色社区远期目标与近期行动。绿色社区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其内容必定是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一步到位存在相当难度。当前的绿色社区创建更多关注社区的绿化美化和环保节能层面,更高层次的社区生态化、低碳化、有机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例如社区中绿色建筑的数量、生态聚落的构建、具备生态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等,都与预想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绿色社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分阶段制定工作目标,做好项目储备,在相关绿色技术成熟后,逐步提高社区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有底线,有侧重。我国南北城市气候条件差异巨大,地貌类型千差万别,绿色社区创建行动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根据不同城市社区的文化和地域特点,各地可推出一批在社区小景、公共空间、海绵化改造、社区宣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方面特色鲜明的绿色社区典型案例,在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的同时,避免千城一面、呆板雷同。

统筹兼顾不同职能的建设需求。绿色社区创建应遵循安全为基、生态优先、设施完整、邻里和谐等原则,将社区内各项设施的职能进行有机协调整合,为社区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实际工作中,社区内空间用地相对有限,功能又相对完整,不同职能的设施建设可能会存在冲突,比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与地下停车场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与社区绿化、社区城市设施与环网柜调压柜等小型市政设施、观赏用社区绿地与健身场地等之间的矛盾。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在绿色社区规划设计阶段,遵循安全优先、公共优先的原则,根据公众调查结果在社区或更大范围内做好协调安排。

统筹兼顾不同阶段社区建设的需求。2020年7、8月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3个涉及社区发展的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分别对应老旧小区、绿色社区和完整居住社区。这三种居住区形态可以覆盖我国现存大部分城市居住区的建设水平。其中,老旧小区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完整居住社区是指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和设施的生活单元。由此可见,文件印发后的工作方向应是:对有条件、基础好的完整居住社区广泛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加速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对基础较差、设施欠账较多的老旧小区提出明确的完整居住社区标准,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完善。当前,众多城市正在开展的防洪排涝改造、内涝点治理、合流制管网改造、雨污水混接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污水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主要问题往往集中于老旧小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关工作均需要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协调推进。鉴于此,当前老旧小区的改造恰逢其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目标可不限于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绿色生活环境。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终点,需要在集中精力整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老旧小区问题过程中,全力践行绿色社区创建方式,将群众眼中落后、脏乱、危险的老旧小区,彻底改变为安全、宜居、整洁干净的绿色社区,重建社区面貌,提升社区活力,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

让一部分社区先建成绿色社区,提升社区建设标准、社区服务水平和社区安全能力,推动生态优势相对较弱的城市内部实现生态文明发展。

绿色社区创建需要科学规划系统协调

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规划需要积极介入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社区作为城市中的最小管理单元,其面临的大量问题和矛盾往往不是一地一隅的独立问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协调和改进。例如,公共服务设施与运动休闲场地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街道立面整治的要求、低洼地排水不畅、社区内外停车协调问题等,均需要规划在前期介入,确保上位规划实施的完整性与城市风貌的协调性。

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初见成效的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在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初期,积极引入社区责任规划师,与景观设计师、工程师协同工作,通过跟踪指导、参与社区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系统指导社区绿色更新;在风貌保护区和其他重点区域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中引入社区责任规划师,推进重点地区风貌协调,保障社区高品质建设。

绿色社区创建需要纳入韧性要素考量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涉及社区的公共安全事件。例如十堰市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北京通州“9·20”电动车户内充电爆炸起火事故、成都电瓶车电梯爆燃事故、郑州暴雨多个小区被淹且地下车库严重进水、山西暴雨导致蒲县山体滑坡车辆被埋及临汾停车场地面塌陷等。发生在居民身边的社区安全问题需要加大重视程度,并对此进行详细研究。

绿色社区是一项复杂工程,包罗万象,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建设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核心位置,在绿色社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设计基础上,将安全韧性的规划设计理念贯穿始终,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增强,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才能做到积极应对、有效抵御。

社区责任规划师在规划设计时应针对社区可能遭遇到的灾害类型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超标暴雨、山洪灾害、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燃气泄漏、高层火灾、地震灾害、台风灾害、危险品爆炸、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提出诸如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整理疏通消防通道、电动车停车与充电设施建设、高层建筑消防栓检查、社区建筑屋顶广告牌检查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统筹安排,为社区居民的绿色生活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绿色社区的创建行动不仅要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更要在现有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在营造美好环境、创造幸福生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可持续的韧性美好环境,为居民提供幸福生活。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是进入生态文明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当前基本矛盾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善各类基础性、改善性和提升性需求,建设基础完善、品质提升、各具特色的城镇居住社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现实载体,助力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ImageFetcher (1).jpg

•刘明喆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国土空间、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市政工程、综合防灾等领域规划设计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完成各类规划设计48项、课题研究2项、规划专题研究3项,获奖项目4项,涵盖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城市体检以及省域城镇体系、战略、总规、控规和修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多次获得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二等奖。在海绵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水系统规划、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环卫工程、综合防灾、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