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把握时代脉搏 加速转型升级
2023-04-04 10:22:52    作者:吴言坤

作为支柱性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倾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热情关怀和期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建筑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持续筑牢产业发展阵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扛起“稳增长”“促就业”勇挑大梁的责任,推动我国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

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而行,是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四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义。1984年,铁道兵第四师脱下军装,就地转业组建为中铁十四局。自成立以来,中铁十四局就将“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翅膀”,经历了从1.0到4.0的演进。1.0是不断优化铁路、公路业务板块占比,实现板块均衡;2.0是不断优化国内工程承包、投资+特色、海外“三分格局”,形成了大盾构、建筑工业化、检测测绘行业领先的特色优势;3.0是大力推进“7+N”新兴业态;4.0是推进“10+10”战略。通过四个阶段的积累,中铁十四局已由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承包商转变为城市建设服务商、产业投资商、园区运营商。

如今,中铁十四局年新签合同额从“十三五”之初的600多亿元到突破200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增长30%以上,总资产年均增长10%以上,先后承建了29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同总额近千亿元。

主动转 先行先试闯新路

1984年,铁道兵脱下军装走向市场,面临的是“能活则活,活不了就死”的严峻局面。由铁道兵第四师转业而来的中铁十四局,继承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从并入铁道部到后来企业改制,经受住了市场大潮的考验和洗礼,保持了对市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近年来,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群雄跨界逐鹿”的严峻局面,中铁十四局不断优化产业板块、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推进新兴业态,争当产业链链长……一次次的转型升级,都生动诠释了“融入国家战略,紧跟时代步伐,服务社会大众”的责任使命。

ImageFetcher (4).jpg中铁十四局参建的仁新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获2022~2023年度(第一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李春奖)。

作为最早主营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类央企,中铁十四局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时代脉搏,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涉足大盾构、建筑工业化、试验检测等领域,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在运动中调整呼吸”。在2004年中标“万里长江第一隧”——南京长江隧道时,中铁十四局敏锐洞察中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机遇,拿出相当于全局几年利润的费用购置两台大直径盾构机,率先试水BOT模式,完成了这项世界级工程,开创了水下大直径盾构施工行业先河。自此,中铁十四局逐步成长为国内超大直径和水下盾构隧道工程领域的领军者。

“十三五”初期,中铁十四局确立了打造国内工程承包、投资+特色、海外“三分格局”的战略规划,不断优化铁路、公路业务板块占比,实现板块均衡发展。“三分格局”新签合同占比由2015年年末的78.5%、17.4%、4.1%变为2022年年末的35.6%、60.0%、4.5%,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夯实管理是转型的基础。管理基础不牢,不仅抓不住机遇,找不准转型方向,更难以规避风险、管控风险。中铁十四局下辖1000多个工程项目,遍布国内外,管理难度大。抓牢“项目管理年”活动这条主线,开展流程梳理、短板补强、治亏攻坚、精准预控、价值提升五大行动,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经营、在建、经济、转型、创新”“1+5”管理体系,以细化管理夯实发展基础,以管理提升促进转型升级,锤炼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保证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注重文化引领,结合铁道兵精神、儒家文化、齐鲁之风提炼“实·干·家”企业文化,务实、尚干、爱企、争先的理念追求,激励全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入“十四五”,中铁十四局继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续奏响转型升级“主旋律”,为实现建筑业一流企业目标蓄能。

精准转 差异化竞争育优势

浅打十口井,一滴水难觅;深挖一口井,泉水涌不绝。为打造“最强躯体”,中铁十四局并未追求“大而全”,而是立足主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细分市场向专业集中、向专业深耕,最大限度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既能“单指发力”,亦可“握指成拳”,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品牌的跃升。

超大直径和水下盾构隧道施工是中铁十四局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从南京长江隧道起,针对盾构产业及施工技术方兴未艾之势和各业务板块“大而不强”现状,中铁十四局将大盾构业务作为战略业务板块单独培育,在行业内定义了大盾构和超大直径盾构的概念。2016年集中所有优质资源,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以大盾构为核心的专业化、科技型工程公司。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盾构智慧管控中心,实时汇聚着全国各地大盾构施工项目的数据,操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即可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巨无霸”们进行实时操控,高效率解决一线施工难题,降低潜在技术管理与作业风险。

ImageFetcher (5).jpg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青盐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是国内首座阶段拼装双线跨海铁路桥,攻克了50米跨度的海湾大桥建设难题。

为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链条,不断完善和优化研发体系,中铁十四局搭建了钱七虎院士专家工作站、地下空间与大盾构科技发展研究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分会、坝道工程医院中铁十四局分院、中国铁建水下隧道工程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并与行业知名高校、科技企业深入合作,打造大盾构行业前沿技术集群,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如今,中铁十四局拥有国家授权专利200余项,逐一克服了国内最高水压、最大埋深、最浅覆土、最硬岩石、最大直径、最为复杂地质条件的盾构隧道建造技术难题,拥有六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五大核心技术群,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前列,关键核心技术世界领先,申请的10项国际专利技术已布局欧洲部分国家,在水下及超大直径盾构施工领域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核心优势。

截至2022年,中铁十四局在10米以上国内在建大盾构隧道中占比45%以上,长江在建大盾构隧道占比73%,铁路在建大盾构隧道占比61%。先后三次刷新大盾构穿越长江月掘进纪录,创造了月掘进686米、14个月平均月掘进417米的世界纪录。先后参与“万里长江第一廊”——苏通GIL综合管廊过江隧道、“中国高铁智能建造第一隧”——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最深海底隧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等近50个“标杆性”大盾构项目,实现了穿越“江河湖海城”、地质条件、涉足行业、盾构直径、施工工艺五个“全覆盖”,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突破。

ImageFetcher (6).jpg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为巩固核心优势,从战略层面,中铁十四局树立了做“世界一流大盾构企业”的目标,提出“走出国门、穿越海峡、培养院士”三个梦想,激励全员赓续前行;从实践层面,与设计院和盾构厂家合作打造“订单化”产品,不断向水利、电力、管廊、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等领域拓展,参与研发的“京华号”盾构机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从品牌层面,成为中国铁建“十大品牌”之首,注册中铁十四局和中国铁建大盾构商标,出版发行技术著作,举办大盾构高峰论坛,增强行业影响力。

在站稳大盾构市场的同时,迅速抢占建筑工业化先机。充分发挥“全国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优势,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多点布局,通过与地方投资平台公司合作,按照“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模式投资开发、运营管理特大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实现了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等全产业链和全行业综合服务,已建成10个综合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19个管片厂、9个轨枕厂、4个装配式PC构件厂,铁路轨枕在铁路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无砟岔枕在长江以北市场占有率达100%。

同时,利用在铁路系统最早持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检测资质的优势,将各工程公司检测人员、设备全部划转至专业公司,开展第三方检测业务,检测测绘板块整合后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检测+工程医院+新材料”的新发展模式。

通过整合投资、设计、工业制造、施工技术等资源,形成了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大盾构核心竞争力带动建筑工业化、机电四电、检测测绘、铺架、物流物贸、运营维管的同步增长。围绕大盾构产业链,自主研发了盾构油脂、泡沫剂等新材料,投资建设盾构机再制造基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运作效能。

持续转 扬帆踏浪闯蓝海

在新竞争格局下,向专精特新要效益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积蓄内力、赢得未来优势的关键。

转型不是转行,更不是荒废主业,而是要深耕主业。2020年年初,中铁十四局着眼政府需求,不断加强政策研究、资源整合、联盟合作与模式创新,准确研判市场行情,将“7+N”新业态作为第三阶段转型方向,着重培育片区开发、产业投资、流域及生态治理、城市更新、EOD(绿色生态办公区)、乡村振兴、地下空间等新兴业态,加快实现动能转换,形成梯次互进、主动转型的良性发展态势。

通过“内强外联”,有效促进新业态落地。对内,搭建企业智库,成立管理研究院,打造新业态、新业务的管理实践学习研究平台;建立“专班”机制,加强对新兴业态的政策研究、模式研究,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对外,积极推进规划设计、产业合作、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投资融资“五大联盟”建设,组成“联合舰队”,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主动向投建营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转型发展。2021年,新兴业态项目蓬勃发展,新签合同额贡献率达40%,对企业经营承揽和转型升级起到关键作用。

ImageFetcher (7).jpg中铁十四局参建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是阿尔及利亚建国以来实施的最大现汇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进入“十四五”,中铁十四局又提出“10+10”战略布局构想,计划新设10家孵化器类公司,控股10家新兴业态公司,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协同,实现高端经营资源共建共享,持续拓展新业态,强化“相关多元”的产业优势。重点布局智慧物流、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新能源、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产业园区、装备制造、矿山开发、工程病害治理、数字科技十个产业链。目前已在土壤治理、网络货运、现代农业、新能源、国际陆港物流园等领域取得突破。其中,依托兖州货运专线,打造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开行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拓展国际煤炭、砂石业务。搭建网络货运平台,整合企业货源和社会闲散运力资源,已注册车辆20万辆,可降低物流成本近10%。

作为驻鲁央企,中铁十四局始终坚持立足山东、服务山东、贡献山东,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寻找转的机遇、汲取转的动力,属地经营承揽从2016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2022年600多亿元,连续7年跻身中国铁建区域经营20强,连续7次位居山东省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30强榜首。中铁十四局在经营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方面“强配置”,通过创新EPC、BOT、“EPC+F”、“长期股权投资+产业运营”等经营模式,推动实施了日兰高速铁路、潍莱高速铁路、济南地铁、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临沂市凤凰岭片区开发等一大批重难点工程,助推山东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与山东国惠开展股权合作,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共同开拓土壤治理领域市场,并购山东省人防设计院,投产章丘装配式产业园,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以铁血军魂铸就国匠,用建筑经典铭刻征程。回望中铁十四局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一部艰苦创业、强毅力行的创业史,是一部久远厚重、薪火相传的群英谱,是一部上下求索、顽强拼搏的奋进篇,更是一部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的前行志。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山东省将突出“十强”产业、基础设施、重大平台、社会民生,谋划推出2000个省级重点项目。其中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将推进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这为中铁十四局等驻鲁央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铁十四局将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干劲,积极融入山东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与省属国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央企争光,为人民造福!

中铁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


网友评论
 Top